但那位傅青山将军和副将高保亮脑子里都不这么想。
傅青山将军认为:大顺朝最精锐的蓝旗大营都被红巾军全歼了,基于前进路上的各路守将顶多是一些歪瓜劣枣,拿来塞牙缝都不够格,完全可以无视。
而且兵贵神速,趁着朝廷蓝旗大营被全歼的消息还没有被传扬的到处都是,完全可以出奇制胜。
而长枪将高保亮,因为刚刚归降红军大营不久,急于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迫切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希望自己能早日得到营中其他将领的认可和尊重。
这二人虽各怀心事,但最终想法却不谋而合。
虽然刘盛没舍得将红巾军中最精锐的特战大营交给他们二人。但属下这些将士也已久经战阵,士气高涨,斗志昂扬。
于是他们在两位主帅的催促下马不停蹄,很快便抵达了毫州城墙脚下。
毫州府守将张立宪在大顺朝的武将中并不怎么出名。
因为他从未立下过什么显赫的战功,但也从未有过什么大的过失。此人谨遵中庸之道,一直混到了如今的官职。
但他也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莽夫,对时局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准确判断。
准备发起总攻前的傍晚,脑袋大脖子细的主帅傅青山将军命人客气地将高宝亮将军挺进了自己的营帐。因为出发之前老大再三对他叮嘱:遇到任何事,都要提前与高保量将军商议对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